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石狮峡谷旅游路线车祸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石狮峡谷旅游路线车祸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四川汶川地震我们都知道,但1933年那场大地震你知道多少?四川汶川地震我们都知道,但1...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石狮峡谷旅游路线车祸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石狮峡谷旅游路线车祸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2002年骑游经过叠溪镇休息时,偶遇1933年7.5级大地震幸存者一王姓老者,听其讲述了当年山崩地裂古城被埋情景,太可怕,1972年发生过7.2级地震,当时在南坪感觉明显,2008年5月12日,汶川八级地震,离茂县很近,山被摇松了,一下雨,极易生成泥石流,危害极大。
茂县等岷江沿岸属高山峡谷区,又正处于两大板块结合部,印度板块仍在向东北方向飘移,挤压青藏板块。故龙门山,岷江中上游一帶地震频发,山体被震破碎松动,极易发生高位垮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 地壳板块为何会飘移?主要是受上地幔软流层的对流运动所致。向上的对流运动区会撕裂地壳,向下的对流区域会使地壳受挤压甚至沉灭。故地球表面会有沧海桑田之变。人类演变才二百万年的短暂时间,虽看不到巨变,但火山,地震是有体验的了。 四川盆地属扬子板块,较为稳定。青藏高原中心区属高原地貌,相对高差小于东南边缘的高山峡谷区,发生上述次生災害相对较少。
有至亲的朋友在四川上学,所以我永远记得汶川地震,人心惶惶,朋友每天不敢睡觉,就怕地震啊。晚上被管理人员喊到操场睡觉,之后又有雅安地震,朋友在寝室又被震醒了,唉,真的好吓人。出来上班在家也经常有强烈的震撼,希望能少点自然灾害,希望科学技术能够再次进步发展,能够早早的预测到地震的到来,而不是在地震后才预测到!
重建家园,各方各面付出很大代价,建议那地方不宜修造房子,因为地壳变化地震引起灾难,地质山土震松的,经过年久暴雨大雨产生泥石流,后无穷,美好家园包括风景民众毁于一旦,痛苦的地震吏希这以后考虑。
11年前的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惨烈的8级大地震,造成近7万人遇难,37万多人受伤,1万7千多人失踪的人间惨剧。
亲历过那场地震的人,面对灾难突然降临时的惶恐无助,绝望悲怆,至今仍刻骨铭心。在地动山摇,天昏地暗的那一刹那,仿佛末日来临,地陷房塌,滚石飞沙,山河变色,沧海桑田。成千上万温馨的家庭就此荡然无存,无数的亲人从此天人永隔。
(汶川地震现场)
其实,在四川历史上,还发生过了一次大地震,这就是86年前的叠溪大地震。那么,那场大地震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地处四川西北部的茂县叠溪镇,发生了一场7.5级的大地震。强烈的地震将大地撕裂,引发山崩地陷。千年古城叠溪,眨眼间消失殆尽。城中6000多军民几乎全部遇难,无一幸免。死里逃生者,不足20人。
叠溪城历史悠久,自古为羌人繁衍生息之地。据《茂州志》记载:“(叠溪)贞观时筑,明洪武十一年御使大夫于丁玉讨复故地,命指挥童胜复筑,高一丈、围三百九十丈,门四,成化间重修。”
这座始建于贞观年间的千年古城,历来为军事重镇和商贸集散地。
1933年8月25日(民国二十二年七月初五)下午15时50分左右,一场惨烈大地震悄无声息的突降巴蜀大地,这就是20世纪著名的大地震之一——叠溪地震,又称茂县大地震。
据测算,这次大地震里氏7.5级,震中位于四川省茂县叠溪镇。这次地震有感范围北至陕西西安,东到重庆万州,南至云南昭通,西抵四川阿坝。
据记载,地震发生时,震中的较场坝、沙湾、龙池等村寨昏天黑地,飞沙走石,声震数里。
关于这次大地震造成的惨烈状况,在当时四川政府向南京国民政府所作的灾情报告中有一段描述:
通过这段文献记载不难看出此次强震之惨烈!
叠溪古镇位于岷江上游,茂县县城西北约60多千米处,自古以来就是川西连接青海、甘肃的一个交通要道。此次强震给叠溪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叠溪古城被夷为平地,城中所有建筑坍塌殆尽。事后统计,因地震直接造成6865人死亡,受伤1925人,房屋倒塌5108间,牲畜死亡8878头。
由于地震强度高,列度大,进而引发大规模地表变动,造成山体滑坡。大量下泻的岩石冲入附近的岷江中,致使岷江干流被拦腰截断。
除了岷江被截,强震还形成了数个大小不一的堰塞湖。由于河水流淌受阻,导致岷江河水倒灌,镇后的叠溪古城尽数被淹。而那些堰塞湖由于湖水不断上涨,终于在当年的10月9日发生溃决,这次溃决引发的大洪灾,又夺走了2000多人生命。
事实上,叠溪大地震同其他大地震一样,在地震发生前亦曾出现许多异样。诸如:鸡犬不宁、老鼠满街乱窜、乌鸦惨叫、不明来历的光,声音等。不仅如此,地震发生当年,该地气候同往年相比变化较大,极端天气增多,强降水、冰雹接踵而来。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在四川省松藩县和茂县之间的叠溪镇发生了一场里氏7.5极的大地震,共造成6800多人死亡。叠溪镇,这个始建于唐朝,历史悠久的川西古城,在这场大地震中几乎被彻底摧毁,不仅建筑淡然无存,而且引发了更为严重的地质灾害。
里氏7.5级,震源深度达6.1公里,如此级别的地震,其破坏力是巨大的。大地摇晃,建筑崩塌,强震还引发了岷江两岸山崩,河道堵塞,形成堰塞湖。更严重的是,崩塌的山体在岷江筑起了银瓶崖、大桥、叠溪三条大坝,岷江被拦腰斩断,涛涛江水迅速倒流,所过之处,瓦舍无存,牛马牲畜被冲走,山河变形,一派末日景象。
地震中心所在的叠溪镇,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是羌族人世代居住的地方。地震发生后,由于救援不力,加上地处川西偏远山区,道路阻隔,山高水远,在长达三十天的珉水倒流中,叠溪坝内的江水淹没大桥、银瓶崖两坝,江水外溢,把三个堰塞湖连成一片,湖水随群山回旋绕曲,逶迤四五十华里,最宽处达四五华里。同时松平沟、水磨沟、鱼儿寨沟等地山崩数处,形成大小海子十一个,叠溪古城及附近21个羌寨无一幸免,全部被淹没于水下,6800多羌族同胞,或死于强震,或死于滑坡,或死于江水倒灌。
叠溪大地震,是近代四川破坏力最大,损失最惨重的地震之一。千年叠溪羌城,就此从地图上被彻底抹去,如今,当年形成的11个大小海子,依然有公棚和白蜡寨海子保存到了今天,被称为“叠溪海子”。
地震不仅引发山体滑坡,拦截河流淹没平地,持续性降雨不仅对震区,甚至对救援都会产生巨大的阻碍。叠溪大地震发生时的1933年,中国正值多事之秋,当时主政四川的军阀刘湘虽命令地方政府紧急派人前往灾区赈灾,但限于条件,赈灾善后草草了事。在连日大雨的冲击下,地方政府未能及时疏导,终于引发了严重而惨烈的二次灾害。
10月19日,震后第45天,连日大雨不绝,岷江河水爆涨,不堪重负的白蜡寨公棚堰塞湖崩溃,江水超过警戒线。当夜,高160米的叠溪大坝崩溃,凶猛的湖水,夹杂着泥沙石头沿江倾斜而下,“江中浪头高达20丈许,吼声震天,10里之外皆闻。沿江村镇、田园一扫而光,数万亩农田庄稼被毁。”(引自《凤凰网》),由于事出突然,人畜所逃不及者,皆被卷入滚滚江水中,数个羌寨被大水冲毁,2600多人葬身水底,造成了中国地震史上罕见的次生水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石狮峡谷旅游路线车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石狮峡谷旅游路线车祸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