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景区 / 景区整治旅游乱象,景区整治旅游乱象案例

景区整治旅游乱象,景区整治旅游乱象案例

 2024-10-03 17:06:02  阅读 0

摘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景区整治旅游乱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景区整治旅游乱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橘子洲头景区关闭了吗?旅游业乱象频出,人们该怎么去选择?文旅部处理7家不达标5A级旅游景区,取...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景区整治旅游乱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景区整治旅游乱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橘子洲头景区关闭了吗?
  2. 旅游业乱象频出,人们该怎么去选择?
  3. 文旅部处理7家不达标5A级旅游景区,取消晋中乔家大院景区质量等级,另外6家被责令整改,限期3个月。你怎么看?
  4. 星级景区摘牌降级,对景区管理方有什么影响?

橘子洲头景区关闭了吗?

是真的,我看到这个新闻了。中国国家旅游局3日宣布摘掉湖南长沙橘子洲旅游区的5A“牌匾”,原因是因为景区乱象太严重了。据国家旅游局通报,安全隐患严重、景区环境卫生差、景区旅游服务功能严重退化、景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是此番橘子洲旅游区、神龙峡景区被撤5A的主要原因,二者“已丧失5A级景区须具备的条件”。

景区整治旅游乱象,景区整治旅游乱象案例

旅游业乱象频出,人们该怎么去选择?

旅游乱象,产生的主要根源是:

景区管理不规范,门票收费太高。

景点商业化太浓,坑蒙拐骗太多。

低价团频繁出现,上当受骗不断。

如何避免上当和选择出行方式呢?

如果跟团游,一定要跟你自己家乡信誉好的、有资质的国有旅行社。报团前一定要弄清楚有没有自费项目和必须消费的项目,进几个购物店,并直接询问进购物店有没有坑,如果回答含糊,你还是放弃为好。

正规的旅行社一般都会在合同上写的清清楚楚,进店也不会强制。

自由行,想走就走,想停就停,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一圈走下来,没有留下遗憾的感觉。

主要是当地政府和旅游部门要不要管理!如果说有人管理出现不好的载客拉客现象,第一是罚款,如果有第二次第三次,同样情况发生!吊销营业执照,取消你在旅游场所经营的一切。旅游部门要多听听游客的呼声和游客的建议。打造一个非常愉快的旅游环境

说实话,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境外游,旅游了很多次、首选都是国外,其实花费差不多,国内的一些恶劣现象真没遇到过。年初和朋友跟团去哈尔滨滑雪,感觉团也正常,虽然会带你去购物的地方,但是导游还是会提醒你,没用的千万别买。其实,我想如果不贪便宜之类的,也不会遇到那些坏现象,即使遇到什么强制消费或价格不公的,你也可以妥妥的、正正当当的说“不”。现在中国法制相对几年前已经健全很多,很多消费者个人权益都受到极大的保障,再加上媒体传播这么便捷,谁随便拍个视频,黑商家心里也怕。所以,乱现象这个问题,还是一个整体素质问题,人文素质到了一定阶段,自然就解决了。

不是低价高价的问题……就好比去饭店吃饭菜单上一样有价高的有价低的,你要一碗面不会给你一根面条吧!旅游就会这样……缩水,不实,套路,欺骗,软强迫……人们不管去哪里旅游都会给当地带去经济利益无论多少……唉!可现在……坑太多……没法说……不说了😁

文旅部处理7家不达标5A级旅游景区,取消晋中乔家大院景区质量等级,另外6家被责令整改,限期3个月。你怎么看?

我们国家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人口众多,旅游业蓬勃发展。各地区都在努力发展自己的旅游业,圈块地,立个牌子,就是景点,收费各种坑。所以国家的监管机构就应该重拳出击,起到监管的职能,治理旅游业中出现的乱象,还旅游者一个干净的旅游环境,让旅游业中的不法之徒无处遁逃。对那些知名的景点加大监管力度,让旅游从业者良心经营,让旅游者文明出游。文旅部不能手软,违规就处理,既要及时又要罚之有效,不能不痛不痒。文旅部支持你!!![赞][赞][赞]

星级景区摘牌降级,对景区管理方有什么影响?

景区星级评定制度是推动和促进旅游优质服务的一项制度,景区一旦评上4A或5A则意味着景区拥有了一块金字招牌,甚至有了出售高价门票的资格。但是,一直以来景区的星级帽子只戴不摘,使得一些地方申报星级景区变成了静态的“一锤子买卖”,取得资质后“高枕无忧”,“重申报、轻维护”,结果是“星级景区的价格却无星级的服务”饱受民众诟病。

近两年来,文化和旅游部掀起景区“摘牌风暴”,已对400余家景区进行摘牌或降级或警告等处理,体现了强力治理景区旅游服务顽疾的决心。同样,摘牌降级不是景区管理的终极目的,而是希望通过让景区“上上下下、进进出出”,进而大力提升景区质量。

所以,梳理此次通报所涉及的问题,给每一个景区都发出警示,更折射出当前旅游市场监管的深层次问题。诚如专家指出的,一些地方全力以赴争创A级景区,但成功后便放松懈怠、忽视维护,导致景区服务质量出现问题。另外,长期以来,各地对旅游市场的监管过于疏松,相关监管部门的不作为给了各种乱象以生根发芽的机会。

就此而言,各地景区被“摘牌”之后,要痛定思痛彻底整改,挽救景区的声誉,努力提高景区管理、经营与服务水平。而对于管理部门来说,要对摘牌、降级、严重警告、警告、通报批评的景区进行长期有效的动态监管,对于积极整改、游客好评度高的景区在一段时间内予以调整,对无动于衷、我行我素的景区加大处罚力度,确保惩治和整改效果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各地景区必须从门票经济的窠臼中挣脱出来,也只有坚持景区的公益属性,才能注重文化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实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同时,要认识到单纯贩卖景点不是旅游业发展的长久之计,配套开发、优质服务、文化挖掘、多元格局才是旅游业成熟的标志。

总之,对于各级别景区资质的授牌与摘牌,需要形成动态管理,能升能降、能授能摘,对于问题严重的,冒出一个摘一个、发现一处降一处,让降级甚至摘牌成为常态,让所有景区都有危机感,以倒逼景区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景区整治旅游乱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景区整治旅游乱象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资讯
Copyright © 2002-2025 旅游资讯网 版权所有 
ICP证: 沪ICP备2023032852号-7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