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旅游攻略 / 安庆旅游看戏攻略,安庆旅游看戏攻略图

安庆旅游看戏攻略,安庆旅游看戏攻略图

 2024-05-19 12:46:57  阅读 0

摘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安庆旅游看戏攻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安庆旅游看戏攻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黄梅戏”是不是发源于安庆宿松县?#乐活周末#你的城市有什么传统剧种?现在还有人喜欢吗?“黄梅...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安庆旅游看戏攻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安庆旅游看戏攻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黄梅戏”是不是发源于安庆宿松县?
  2. #乐活周末#你的城市有什么传统剧种?现在还有人喜欢吗?

“黄梅戏”是不是发源于安庆宿松县?

黄梅戏发源于安庆,宿松县当然也是发源地之一。现在最普遍的一种说法,怀宁县老县城石牌镇是黄梅戏发源地。石牌镇有“无石不成班”的美誉,京剧鼻祖程长庚从石牌下皖河走向北京。石牌的戏剧文化至今令人叹为观止,明、清时期石牌的戏剧班社非常多,长年走村串户演出。黄梅戏主要原汁原味唱腔都取自“怀腔”。怀宁县黄梅戏剧团还是坚守着传统“怀腔”唱腔。

安庆旅游看戏攻略,安庆旅游看戏攻略图

不过,关于黄梅戏发源地一直都是众说纷云,莫终一是。我个人倾向著名黄梅戏剧作家王兆乾老先生的走访调查得出的结论。长江中下游每年都有一个“梅雨季”,也是长江汛期,湖北黄梅县每年都有水灾,灾民卖唱乞讨至安庆境内,吸纳了宿松文南词、岳西高腔、怀宁怀腔、潜山徽调、桐城山歌的唱腔念白,黄梅县与安庆接壤,方言口音与安庆没有区别,所以,安庆人不仅听得懂,也深受安庆人喜欢,安庆人称之为“黄梅调”。黄梅戏真正的发源地在安庆境内。

黄梅戏是以怀宁唱腔为主,兴盛于安庆,得益于安庆各县小剧种、山歌彩调的滋养,解放后,以严凤英、王少舫、潘泽海、时白林、丁俊美、王兆乾等老一辈黄梅戏艺术大师对黄梅戏进行了系列改革,陆续把《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拍成电影,搬上银幕,使黄梅戏走向全国,家喻户晓。安庆是移民城市,文化是海纳百川,南北兼容的文化,黄梅戏全国人民都看得懂,听得懂,使黄梅戏挤身全国五大剧种之列!

安庆,有戏,安庆,有山水,欢迎你光临安庆,白天看景,晚上看戏!

#乐活周末#你的城市有什么传统剧种?现在还有人喜欢吗?

我的家乡在辽宁省沈阳市,在这座城市的大剧院和小剧场里,最受观众欢迎的剧种当属东北二人转。

二人转起源于东北三省,也称小秧歌、蹦蹦戏、东北地方戏等,特点是节奏欢快、载歌载舞、气氛红火热烈,节奏跳跃性大,是一种喜闻乐见,富有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形式,广泛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2006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很多从外地来的朋友都要看看东北的二人转。

东北二人转的形式大多为舞台上有一男一女两位演员,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或手绢,一边走一边唱一边舞,唱腔高亢豪放,唱词幽默风趣,通俗易懂,表现的都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喜剧故事。

早期的二人转没有女演员,女子角色全部由男扮女装,表演上以唱为主。上世纪初,从关内涌来大量闯关东的人群,他们的到来使东北二人转更加丰富多彩,在原来东北秧歌的基础上,融合了莲花落、太平鼓、河北梆子、驴皮影、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使得二人转长期以来深受东北广大农民的喜爱。民间有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

近些年,东北地区掀起了“绿色二人转”的热潮,在原有的内容形式上取其精华、去其低俗,发展健康、幽默、风趣的优良传统,表演上有了很大改进。二人转唱的好听,舞的优美,逗的风趣,扮的逼真,绝活精湛,雅俗共赏,新一代的民间艺人创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二人转作品。

岭海名邦,海滨邹鲁;

南国古郡,文化名城。

……潮州…潮州戏…「潮剧」…历史悠久,风采独具。(传统剧种)

1976年在潮州西溪工程中出土的明宣徳七年(1432)发现潮剧演出本(手抄本)数百年来,潮剧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当地民间艺术精华,使其音乐,唱腔,表演形式日趋丰富,逐步形成了自身的风格,成为全国大剧种…中之一,多次进京献演……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并接见演员合影留念(毛泽东、周恩来等)。2018春晚分会场·潮州…其中就有龙飞凤舞,美轮美奂,惟妙惟肖,精彩纷呈…此剧种。潮剧不但活跃于本土…在东南亚诸国也有深远的影响。

国泰民安,风调水順…在大好形势下,悠悠潮剧韵,曲曲总关情。潮人潮腔唱潮剧,自娱自乐心欢畅。老小皆喜闻乐见之,潮剧专业剧团,业余票友自组团,都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好,此!礼!谢谢!

青岛的地方剧种是茂腔和柳腔,茂腔起源自胶州,柳腔起源于即墨。

青岛的本地居民大多来自胶、高、即(胶州高密即墨),青岛本地的口音也以这三地口音为基础,所以这两种戏剧剧种,在青岛的老年群体中、尤其是农村地区还是有喜爱人群的。

在茂腔的发源地胶州,民间素有“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沿上,锄头锄在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的说法,形容大姑娘小媳妇一听到茂腔的喜悦心情,不管身边有什么活计,放下就循声赶去。

茂腔故名叫“肘鼓子戏”,又称“本肘鼓”,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演变为“冒肘鼓”,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统一定名为茂腔。

青岛市茂腔剧团位于胶州市,每年组织各类文艺演出活动三四百场,十分活跃。代表曲目《赵美蓉观灯》。

柳腔产生于清代中期的即墨西部,前身也是“本肘鼓”,清末民初时受莱阳县四弦小调的影响,开始用四弦胡琴伴奏,并配以哨呐帮腔。刚开始用四胡伴奏时,没有定式曲谱,琴师与演员很难做到同步协调,唱的只能跟着琴声溜,所以才叫称“溜腔”,后来正式定名为为“柳腔”。

在2008年,柳腔被有关部门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青岛的地方文化事业增添了无上光彩。

无锡这里属于吴语区,地方戏种就是锡剧,锡剧以前应该还是有不错的市场的,这些年来,随着市场的变革和发展,除了老一辈的无锡人外,年轻人很少接触到锡剧了。

据记载,锡剧别名“滩簧”、“常锡文戏”,其雅号为“太湖红梅”,江苏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发源地为无锡羊尖、严家桥等太湖沿岸农村地区。流行苏南、上海、浙江北部、苏中、安徽东南部。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民国时期称"新戏",抗战时期称"文戏",解放前后叫"常锡文戏",五十年代初称为常锡剧,锡剧是其简称。锡剧的特点在于它生长植根在农村,和农民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朴实的感情、生动的语言、浓厚的乡土色彩,既是地方戏曲之花,也是通俗化的农民戏曲、农民文艺。2008年6月7日,锡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在无锡大成巷步行街那边还有一家锡剧博物馆,每周还有固定场次的锡剧表演,价格也不贵,不过看的都是一些老无锡,年轻人看的比较少了。在南长街南下塘大公桥堍,有一个无锡书码头,应该也是表演一些锡剧演唱之类的,似乎经营的也不好,上座率不高吧。

锡剧,作为地方戏,失去了她往日的芳华,逐渐被年轻一代淡忘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安庆旅游看戏攻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安庆旅游看戏攻略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资讯
Copyright © 2002-2024 旅游资讯网 版权所有 
ICP证: 沪ICP备2023032852号-74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内容系互联网收集或编辑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本页面内容里面包含的图片、视频、音频等文件均为外部引用,本站一律不提供存储。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断开链接! 4、本站如遇以版权恶意诈骗,我们必奉陪到底,抵制恶意行为。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客服邮箱:478923*qq.com(*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