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苏黎世旅游攻略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苏黎世旅游攻略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去瑞士旅游的费用是多少?去瑞士旅游,自驾、点对点火车和通票,哪个更节省?瑞士自由行,有什么当地...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苏黎世旅游攻略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苏黎世旅游攻略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瑞士是欧洲里面消费最高的国家,一般去十天左右,人均的费用大概是25000-30000元左右,去瑞士旅游建议提前预定机票和酒店,可以省下不少钱。
去瑞士旅游最好选择6月-9月,是瑞士的夏季,温度较高,这个季节适合户外和探险活动,4-5月的春季和10-11月秋季的温度为7-14°C,这时候适合徒步等,而且游客较少。12-2月冬季的温度为2-6°C,最适合去阿尔卑斯山区去滑雪。
去瑞士旅游的费用是2万元左右。
瑞士,全称瑞士联邦,瑞士平均每千余人拥有一家银行, 瑞士特别注重教育的均衡发展, 是中欧国家之一,全国划分为26个州。瑞士北邻德国,西邻法国,南邻意大利,东邻奥地利和列支敦士登。全境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有“欧洲屋脊”之称。伯尔尼是联邦政府的所在地。
在瑞士自驾的费用较周边国家还是要贵一些的。但是自驾的好处是不担心行李开箱装箱,时间自由掌握,住在城市外围价格会便宜。不方便的就是停车位不好找,还要高速票。走在乡间公路可以看景,但也要小心驾驶,有点累心。
点对点火车票买起来比较麻烦,受时间限制不太灵活。
旅游通票应当说从方便程度上来讲是最好的,尽管属欧洲最贵,但含金量高,通票包括了所有的火车,汽车,游船,绝大多数的博物馆,还有一些景点的优惠程度也高。
通票分定期,活期,半价等等几个种类。
点对点还是哪种通票,可以把自己的行程确定之后用“欧铁”官网查查价格来对比。另外,各个景点的门票也很容易从各种攻略上查出来,比较一下就好。
去年9月4号到瑞士,9号离开。建议在瑞士租车自由行,比较方便,最好提前网上预订好车辆,这样下飞机直接在机场就可以拿到车。我们先去的琉森,或者叫卢塞恩。预定了一家湖边的酒店,阳台就能看到皮卡图斯山。在卢塞恩可以待个三天,不用太匆忙。一天逛一逛卢塞恩市内的景点,基本上徒步就可以,酒店会提供免费的公交卡,所以不想走路,也可以搭乘公交车,可以尝试体验一下。另外两天可以去瑞吉山和皮拉图斯山。坐一下世界上最陡的齿轮小火车。感受一下云雾里的阿尔卑斯山脉。还可以开车到附近的小镇,每一处都像风景里的道具。离开卢塞恩,我们又去了苏黎世。苏黎世大学那里的高点的确是一个比较好的观景平台,很喜欢苏黎世的电车,感觉和城市很相称。另外在学校附近发现一种果实,完全不知道是什么奇怪物种,这就是旅行的惊喜,看我们没看过的风景,吃不同风味的美食,拥有不同以往的人生感悟~
我是2016年去的是瑞士,距离现在也有4年了,现在回忆起来,仿佛就在昨天,希望我分享的这些经验能帮助到你。
瑞士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安静,第二就是干净。
去瑞士的话,还是得看你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购物的话那我比较推荐苏黎世,卢塞恩和因特拉肯,这三个城市基本上都可以满足购物的需求。
如果是看景色的话,我推荐两个地方,第一个地方其实不算是城市,我认为撑死算个小镇,叫圣莫里茨,这个小镇把瑞士的安静表现的淋漓尽致,非常舒服,我记得我去的时候是6月份,天气其实很好,太阳晒在身上暖洋洋的,但是在早上还能呼出哈气,这种矛盾带给我的感受实在是太深刻了,在圣莫里茨附近有个雪山,名字好拗口,我实在没记住,天气好的时候景色非常美,最关键的是人不多,个人认为比因特拉肯的少女峰的景色要好,附近还有个湖,名字我也忘了,景色也是非常美,可以沿着湖遛弯,也可以坐在湖边的长椅上吹吹风,发发呆,如果不是时间不允许,我能在那湖边坐一天;第二个地方叫沃为,是查理卓别林和奥黛丽赫本晚年定居的地方,整个瑞士境内有大大小小数万个湖泊,在沃为,就有着全瑞士最大的湖——日内瓦湖,整座湖泊的面积大概在500平方公里左右,已经相当于一个小镇的面积了,从我住的酒店的房间向外眺望,景色依山傍水,宁静祥和,真的非常的美。
我上传了一些圣莫里茨和沃为的照片,希望你能喜欢。
自由行去瑞士可以采用两种交通方式:自驾或乘坐火车(瑞士通卡)。都是非常推荐的方式。
瑞士非常适合自驾,特别是穿越阿尔卑斯山的过程,你能欣赏到绝美的景色。当然,在瑞士的湖区中行进,那种融入自然的感觉也是超赞的。
瑞士的高速公路条件较好,你不用担心路况的问题。大部分道路限速在100以上,有些达到120以上。因为山路较多,开车时要格外注意安全。另外也要租一台动力好点的车(最好是2.0以上的柴油版车型,扭矩更大,动力更出色),这样爬山路就不用担心了。
总之,在瑞士自驾肯定会让你终身难忘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苏黎世旅游攻略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苏黎世旅游攻略图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